9月15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超5000亿中长期流动性

<股票配资网>9月15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超5000亿中长期流动性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记者吴雨)中国人民银行14日宣布,决定于2023年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人士介绍,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此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旨在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据介绍,这是年内第二次降准,预计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5000亿元。今年首次降准已在3月落地,年内两次降准共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合理增长,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更好地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兼顾内外平衡,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稳固支持实体经济持续恢复向好9月15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超5000亿中长期流动性,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分析>>>

年内第二次降准释放积极信号

助力经济回升向好

央行存款率降低准备金利率_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_央行存款率降低准备金会怎么样

中国人民银行14日宣布降准0.25个百分点,这是年内第二次降准,预计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过5000亿元。专家表示,此次降准有助于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投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今年首次降准已于3月落地,两次降准共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超万亿元。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

“此时降准有助于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十分必要。”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9月是季末月份,流动性指标等监管考核会导致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上升,央行选择在这个时点及时出招,有助于缓解金融机构流动性压力。

此次降准0.25个百分点,不包括已经适用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不少市场人士认为,降准所释放的流动性总量适度,并非“大水漫灌”。既能缓解短期流动性需求,又可在未来一段时期,持续补充信贷增长、现金投放等中长期流动性需求。

8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较7月多增超万亿元,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减。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此次降准有助于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稳定性,继续有效满足金融机构加大对亟需领域资金投放的流动性需求。未来,货币信贷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依然可期。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8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负转正9月15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超5000亿中长期流动性,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运行也延续积极态势。业内人士认为,此次降准持续增强了金融支持扩大内需的后劲,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好金融资源的先期带动作用,支持通胀指标持续温和回升。

“降准进一步向市场传递强烈的政策信号,丰富的政策工具将进一步助力经济回升向好,提振市场信心和预期。”董希淼说,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年内两次下降、推出全面优化住房信贷政策等举措后,央行再次实施降准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将继续接力体现政策支持效应,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内生动力。